新聞中心
當前位置:
主頁 >
新聞中心 > 2014年機床行業的回暖將帶動光柵尺的發展
2014年機床行業的回暖將帶動光柵尺的發展
更新時間:2014-02-21 點擊次數:2409
機床行業:中國機遇更多 認清形勢堅定信心
機床行業對很多人來說比較陌生,但事實上卻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行業,航空航天、船舶制造、汽車工業以及電力工業等都與機床行業息息相關。今年以來,我國機床工業在國內外形勢變化和自身調整下,也發生著一些變化,有遭遇困難,同時也面臨機遇。
據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總干事長吳柏林介紹,當前國內機床工業呈現幾個特點:一是產值和消費額在慣性作用下高速發展,今年1到10月份完成工業總產值2835.3億元,比同期增長31%。二是產品結構調整和市場需求結構變化繼續加速,一方面產品附加值有所提高,以金屬切削機床為例,10月份產值比去年同期增長25.6%,產量卻僅增加了1.6%;但另一方面調整力度還不夠,庫存繼續增加,截止到十一月,累計產成品庫存達86億元,這還只是重點企業,全行業而言估計是這個數字的三倍。三是投資需求降低,工廠訂單數量下滑得厲害,調研的工廠中多數手里僅有5、6各月的合同,成為行業感到迷茫、壓力大的重要原因;而相對來說重型、大型和的產品情況較好,基礎好的企業仍能拿到較長期的合同。四是產品進口增速下降明顯,9月份進口增加11%,10月份為10%,11月份則降到7%。
“金融危機的確給一些企業帶來了困難,但是中國的機遇相對國外而言也更多,歐美企業哪些地方比我們強?沒有,金融危機面前人人平等,中國企業要認清形勢,堅定信心。”在經過一段時間對幾十家企業的抽樣調查后,吳柏林這樣總結。
機遇:國家扶持+行業七年基礎
吳柏林分析,中國機床行業解決困難的動力主要有兩個:一是國家政策和經濟實力的支持。就在幾天前,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,審議并原則通過了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科技重大專項實施方案,220億元投資將專門用于機床行業科技創新。“國家拿得出錢,4萬億拉動內需不是虛的,我們兜里有錢,不是哪個國家都有的,包括美國”。
另一個動力來自于行業本身連續七年高速發展的基礎。“如果倒退七年遇到經濟危機,情況不堪設想”,吳柏林說,七年的基礎聽起來感覺沒什么,但正是經過這七年發展,無論行業規模、創新能力還是抗風險能力等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,中國機床工業早已今非昔比,談應對困難才能有底氣。
挑戰:外來競爭+升級要求
當然,機遇永遠是為有準備的人而準備。吳柏林認為,世界經濟衰退的局面明年將難以見好,在金融風暴的沖擊下,將有越來越多有競爭力的企業把眼光投向中國,背水一戰的他們可謂“來者不善”,中國企業面臨的是他們不擇手段的市場爭奪,想要站穩腳跟,就必須積極應對競爭。
更重要的是,我國機床行業大多數產品是面向國內市場銷售,隨著我國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,國家對汽車、電力等行業的要求越來越高。作為機床工業的重要用戶,這些行業的升級也將對機床生產提出更高要求,因此機床企業必須進行自我調整,而不是消極等待和觀望。吳柏林zui后建議機床企業:“企業要進行自我調整,通過這段時間的艱苦奮斗練好內功,加上好的政策環境,機床行業就能上個新臺階,實現可持續發展!”